多动症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表现
1.婴儿期和学步期的特征——顽皮急躁,难于管理
儿童从一出生就表现出各自不相同的特征,有的安静,有的吵闹,有的按时吃、按时睡,有的随心所欲,心理学家把这种在早期就表现出的个体独有的行为和情绪特征叫做“气质”。
多动症孩子在早期主要表现为难于抚养型气质特征。许多父母回忆孩子在怀孕期胎动就特别多;在婴儿期话泼、睡眠不安、情绪急躁以及喂养困难(腹痛、偏食)。使用气质量表评定,表现为活动过度,情绪反应强烈,注意力不集中,不愉悦的心境和低适应性。追踪研究发现,难于抚养型气质的儿童常在2—3岁表现多动。
当多动症儿童开始学步时,往往以跑代走,手脚不停乱动,经常摔倒。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,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,不能专注于游戏,常常是一种玩具玩不了多大一会儿就扔下玩别的了;看图书看不了几页,就换男一本,或将书撕成碎片;脾气急躁,有要求立即就要满足,不能等待,不然就哭闹不止;对人不友好,喜欢用打人、抓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,因而十分难于管理。
一项追踪研究表明,2~3岁过度活跃、注意力不集中和好斗的孩子到6岁时大约50%仍有多动行为或者被确诊为多动症,这说明难养型气质是一个重要的早期危险因素,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反应方式可以导致孩子多动、不服从等症状发展。 在婴儿期或学前期身体运动协调发展慢、语言发育延迟也是儿童期发生多动症的危险因素。
2.学前期的特征——多动不宁,攻击破坏
这一阶段的多动症孩子,以“多动”为主要表现。躯体活动明显比其他同龄儿童多,精力旺盛,好像身上安装有“马达”驱使他不停地活动,从一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,从一张椅子跳到另一张椅子,站到沙发靠背上,爬到桌子上。家里的弹簧床成了他们的“跳床”,家具经常被弄坏。他们对周围的东西非要用手触弄不可,有时翻箱倒柜,不能动的东西也要去动,如拨弄电插座,扳倒开水瓶,以致经常受伤。他们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待在家里,往往到处奔跑、跳跃,过马路时不怕危险,快速奔跑,总是让大人为他们绷着一根弦,担心他们的安危。
这一时期,注意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,他们不能专心看动画片或听故事,和他们说话时会显得心不在焉,告诉他们的事马上就会忘掉。只是这个年龄段学习的任务不重,所以注意力问题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。
他们任性,坚持自己的要求,喜怒无常,经常发脾气,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打人、咬人、抓人,不服从大人的管教。至少30%的孩子表现出挑衅或者对抗,特别是男孩。
多动症儿童上幼儿园或学前班后,老师常常抱怨他们的破坏性行为难于管理,由于多动,他们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知识。
大量的研究显示,4岁儿童有57%被父母认为多动、不安静,有40%被父母(老师)发现注意力不集中,但绝大多数这类孩子在3~6个月后好转。即使是符合多动症诊断标准的儿童,到学龄期仅一半仍符合诊断标准。这告诉我们,3~4岁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可能是正常现象,但是,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持续1年以上,大多数可能持续到童年期和青少年期。
这个阶段,大多数母亲感觉自己还能管住孩子,但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管理孩子能力的失效,他们的自信心逐步降低。
相关资讯
- “阳光助力,梦想绽放”救助行动计
- “6-12岁智障儿童生活自理强化训练
- 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
- 给孩子传递负能量的5句话,也许你
- “6-12岁智障儿童生活自理强化训练
- “阳光助力”助学基金及时发放十二
- 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---区分
- 脑瘫患儿的饮食指导
- 孤独症儿童家长情绪与训练效果的关
- 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?